現貨庫存,2小時發貨,提供寄樣和解決方案
熱搜關鍵詞:
近日,國際固態電路會議(ISSCC)在美國舊金山舉行,成為了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焦點。今年的ISSCC會議上,北京大學集成電路學院黃如院士-葉樂教授(沈林曉研究員)團隊喜獲ISSCC 2023年度唯一最佳論文獎,這一殊榮不僅是該領域的國際頂尖榮譽,也是自1953年以來國內(含港澳地區)首次獲獎,彰顯了北京大學團隊在國際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卓越創新實力。
該團隊的論文題為“A 7.9fJ/Conversion-Step and 37.12aFrms Pipelined-SAR Capacitance-to-Digital Converter with kT/C Noise Cancellation and Incomplete-Settling-Based Correlated Level Shifting”,在高速高精度電容數字轉換器領域提出了一系列創新解決方案。在架構層面,他們采用了流水線型逐次逼近型寄存器型電容傳感器架構,實現了高精度、高能效,并提升了轉換速度;在電路層面,首次應用了kT/C采樣噪聲消除技術,解決了小電容傳感的精度挑戰,成功突破了采樣熱噪聲導致的限制。
此外,他們還提出了基于不完全建立的相關電平抬升技術,有效縮短了傳統增益提升技術的時間,顯著提高了等效開環增益,提高了級間放大器的能量效率和精度,同時創造了高精度電容傳感器的能量效率世界紀錄。
通過上述創新,該團隊成功研制出一款基于22nm CMOS工藝的緊湊型高能效電容傳感器芯片,實現了對0-5.16pF電容值的測量,精度達到了37.12aF,具有最高的能效(7.9fJ/conv.-step)和71.3dB的信噪比,為電容傳感器領域帶來了全新的解決方案,可廣泛應用于各類物聯網傳感器和前端應用中。這一成就不僅提升了能效,還為電容傳感芯片的小型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。